制定的核心考量
安全性:二甲醚热值较低(约31.7MJ/m³),过量添加会降低燃烧效率,且其腐蚀性可能加速密封材料老化,增加泄漏风险。
设备兼容性:现有燃气器具(如灶具、热水器)设计以纯液化石油气为基准,二甲醚比例过高可能导致火焰不稳定或设备损坏。
检测与监管措施
检测方法:二甲醚含量需通过气相色谱法(GC) 或红外光谱法测定,确保精准控制比例1。
监管要求:市场监管部门定期抽检,若发现超标(>20%),将依据《产品质量法》责令整改并处罚。
超标使用的风险与行业现状
尽管标准明确,但部分商家为降低成本可能违规添加二甲醚(甚至达30%-50%),存在多重安全隐患:
主要危害
燃烧性能问题:二甲醚与液化气燃烧速度差异大,比例超标易引发回火、爆燃。
设备腐蚀风险:二甲醚会对气瓶密封胶圈产生氧化、腐蚀作用,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阀门、管道泄漏,甚至爆炸。
爆炸极限更广:二甲醚爆炸极限为体积浓度3%-17%,相比液化气更易达到爆炸条件。
消费者识别建议
观察火焰状态:正常液化气火焰呈蓝色,若掺混过量二甲醚,火焰会发黄并伴有黑烟。
注意气瓶安全性:若发现阀门漏气或橡胶密封圈老化,需立即停用并联系专业机构检测。 工业气瓶检测机构
法律与行业规范补充说明
需特别注意,民用液化气禁掺二甲醚的说法存在标准适用差异:
允许掺混场景:符合GB25035-2010标准的城镇燃气用二甲醚,可按规定比例(≤20%)与液化气混合,但需使用适配器具。
禁止行为: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明确要求,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气瓶中直接掺入二甲醚后充装,此类行为违反《气瓶安全监察规程》。
综上,液化气中二甲醚的安全使用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,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,并关注火焰状态与设备密封性,降低安全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