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色谱柱选择的核心原则
匹配分析目标
重现国标方法时选择与标准方法相似的色谱柱(粒径、比表面积、键合类型等)
新化合物分离时优先考虑硅胶基质填料(适用于大部分小分子化合物)
高pH值或碱性化合物需选择高封端或特殊封端色谱柱
考虑样品特性
化学结构:共轭基团、极性基团等
溶解性: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
稳定性:是否易被氧化、还原或水解
酸碱性:化合物的酸碱性质
优化分析参数分离度要求
柱效要求
分析时间限制
灵敏度需求
二、关键参数选择指南
物理参数
参数 选择标准 典型值范围
柱长 短柱(15-100mm)运行时间短;长柱(150-250mm)分辨率高 分析柱常用150mm
内径 小内径(≤2.1mm)灵敏度高;大内径(3-21.2mm)载样量高 分析柱常用4.6mm
粒径 粒径越小分离越快(3.5μm),但压力越高;5μm为常用平衡点 3.5-10μm
孔径 小分子用80-120Å;大分子用300Å 60-300Å
颗粒形状 球形颗粒柱效高、重现性好;不规则颗粒在粘度大流动相中表现更好 现代HPLC多用球形颗粒
化学参数
参数 选择标准 注意事项
基质 硅胶基质(pH 2-8);聚合物基质(pH 1-14) 碱性样品需特殊处理
键合相 C18(通用性强);C8(中等保留);苯基(芳香族选择性);氰基(极性化合物) 长链比短链稳定
封端 高封端改善碱性化合物峰形 未封端柱对碱性化合物不友好
载碳量 高载碳量增加非极性化合物保留 通常8-2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