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差异:流动相与分离原理
对比项 气相色谱法(GC) 液相色谱法(HPLC)
流动相 气体(载气),如氮气、氢气、氦气,种类少且不与固定相作用 1 液体(淋洗液),如极性溶剂、缓冲盐等,种类多且可与固定相作用
分离原理 基于待测物在气相与固定相间的吸附-脱附(气固色谱)或分配(气液色谱) 基于混合物在液-固或两种不互溶液体间分配比的差异
二、关键技术参数对比
1. 分析对象
GC:适用于沸点低(通常≤500℃)、易汽化、热稳定性好的有机物及气体,如小分子烃类、挥发性有机物(VOCs)。仅能直接分析约20%-25%的已知有机化合物 。
HPLC:适用于高沸点、热不稳定、大分子或生物活性物质,如药物、蛋白质、多糖。可分析约75%的已知有机化合物 。
2. 固定相与条件优化
GC:固定相种类繁多,需通过更换色谱柱或调整操作参数(如温度)优化分离 。
HPLC:固定相种类较少,同一根色谱柱可分析多种样品,主要通过调整流动相组成(如溶剂比例、pH)优化条件 。
3. 检测器类型
GC检测器 HPLC检测器
热导检测器(TCD)、火焰离子化检测器(FID)、电子捕获检测器(ECD) 紫外-可见光检测器(UV-Vis)、荧光检测器、蒸发光散射检测器(ELSD)
4. 应用场景与局限性
GC:分析速度快(通常几分钟至几十分钟),但柱容量低,难以实现制备分离 。
HPLC:分析速度较慢,但易于制备分离(如制备型HPLC可分离纯化样品) 。
三、典型应用领域
GC:环境监测(如大气中VOCs)、石油化工(如汽油组分分析)、食品安全(如农药残留) 。
HPLC:药物分析(如抗生素纯度检测)、生命科学(如蛋白质分离)、手性化合物分析 。
总结
GC与HPLC的选择需根据样品的挥发性、热稳定性及分子量综合判断:挥发性强、热稳定的小分子优先选GC,反之则选HPLC。两者互补,共同覆盖了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分析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