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相色谱法(GC)是土壤农药残留检测的核心技术,尤其适用于挥发性、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,如拟除虫菊酯类、有机磷类及有机氯类农药
1
2。以下是关键要点:
1. 方法原理与适用性
分离机制:利用农药组分在气相(载气)与固定相(色谱柱)间的分配差异实现分离,通过检测器(如ECD、FPD、NPD)定量
适用农药类型:高效氯氟氰菊酯(拟除虫菊酯类)
有机磷类(如敌敌畏、乐果)
有机氯类(如六六六)等
2. 检测流程
样品前处理:
提取:常用乙腈、正己烷-乙酸乙酯混合溶剂超声提取
净化:弗洛里硅土柱或石墨化炭黑(GCB)去除基质干扰
仪器分析:
色谱柱选择:毛细管柱(如DB-5)用于多组分分离
检测器配置:ECD(电子捕获检测器)对含氯农药灵敏度高,FPD(火焰光度检测器)专用于有机磷/硫化合物
3. 方法性能
灵敏度与线性:检出限可达0.12–2.13 μg/kg,线性范围覆盖0.05–200 mg/L(R² > 0.999)
回收率:加标回收率通常为79.8%–116%,基质匹配校准可补偿基质效应
4. 技术优势与挑战
优势:高效分离、多残留同步检测(如11种农药同时分析)成本低于质谱联用技术
挑战:热不稳定或高极性农药需衍生化或改用HPLC
复杂基质(如腐殖质)可能干扰检测
5. 标准化应用
国标方法:如HJ 1021(石油烃)、HJ 703(酚类)等,确保方法规范性
联用技术:GC-MS/MS用于确证痕量残留,提升定性准确性